星期四, 九月 28, 2006

权力、死亡与大学



苹果执行长贾伯斯的人生三堂课
449期2005.08.01~08.07
整理:林亚伟

六月十二日 是美国史丹佛大学的毕业日,苹果计算机执行长史提夫?贾伯斯(Steve Jobs),这位缔造苹果,却被董事会开除,最后又重振苹果声威的传奇人物,来到史丹佛对着毕业生述说自己的故事,《今周刊》整理贾伯斯演说,以飨读者。

今天,我很荣幸来到全球第一流大学的毕业典礼。我没从大学毕业,老实说,这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说三个故事,不谈大道理,就这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人生的点点滴滴如何串在一块。

我在里德大学(Reed College)念了六个月就办休学了。退学前,一共休学十八个月。我为什么休学?

故事要从我出生前谈起。我的亲生母亲是大学研究生,年轻的未婚妈妈,她打算让别人收养我,更相信应该让拥有大学学历的夫妇收养我。我出生时,她就准备由一对律师夫妇收养我。但这对夫妻最后一刻反悔了,他们想要女孩。所以在等待收养名单上的一对夫妻,在半夜里接到一通电话,问他们:「有一个意外出生的男孩,你们要认养他吗?」他们说:「当然。」

后来我的生母发现,我现在的妈妈从来没有大学毕业,我现在的爸爸则连高中毕业也没有,她拒绝在认养文件上签名同意。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同意将来一定让我上大学,她才软化态度。

十七年后,我真的上大学了。但我无知地选一所学费几乎跟史丹佛一样贵的学校。
辍学时的自由学习 为发明麦金塔的创意奠基

我的蓝领阶级父母,把所有的存款都花在我的学费。六个月后,我看不出念大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那时候,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念大学能对我有什么帮助,而且我为了读大学,花光父母毕生的积蓄,我决定休学,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在那时候,这是个让人害怕的决定;但现在来看,却是我这辈子下过最好的决定之一。休学后,再也不上无趣的必修课,直接听我爱的课。只是这一点儿也不浪漫。我没有宿舍,我得睡在朋友家的地板,靠回收可乐瓶罐的五先令填饱肚子,到了星期天晚上走七哩远的路,绕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庙吃顿大餐。但那时我追寻的兴趣,现在看来都成了无价之宝。

比如说,里德学院拥有几乎是全国最好的英文书法课程(caligraphy instruction)。校园里的海报、教室抽屉的标签,都是美丽的手写字。我休学去学书法了,学了serif 与 san serif 字体,学会在不同字母的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版印刷伟大的地方。书法的历史与艺术,是科学文明无法取代的,令我深深着迷。

我从没想过这些字,会在将来影响我的人生。但十年以后,当我设计第一台麦金塔计算机,脑袋浮想当时所学的东西,把这些字体都放进了麦金塔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出漂亮字体的计算机。如果我没爱上书法课,麦金塔就不会有这么多变化的字体。

后来Windows(窗口操作系统)抄袭了麦金塔,如果当年我没这样做,大概世界上的计算机都不会有这些东西,印不出我们现在看到的美丽字体了。当然,当年还在学写字时,是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先串在一起,但是十年后回顾,一切就自然、清楚地发生了。

我得强调,你不能先把这些人生点滴兜在一块;惟有将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这些点点滴滴是怎么串联的。你得要相信现在体会的一切,未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命运,或是因果也好。这种作法从来没让我失望,更丰富了我的生命。
第二个故事,是爱与失去。

我很幸运,年轻时就知道自己爱做什么。二十岁时,我跟Woz(Wozniak ,贾伯斯的创业伙伴)一起在我家的车库开创了苹果计算机。咱们拚了老命工作,苹果十年内从一间车库、两个年轻小伙子,扩展为一家员工超过四千人、二十亿美元营业额的公司。在此前一年,我们推出了最棒的作品??麦金塔,而就在我正要踏入人生的第三十个年头,结果是我被开除了。

被董事会开除 自认是人生最好的经历

自己创办的公司,怎么会开除自己?好吧,当苹果计算机日益扩大,我聘请一位在经营上颇有才华的家伙,他在头几年确实也干得不错。但我们对愿景有很不同的想法,闹到分道扬镳;董事会站在他那边,炒了我鱿鱼,还公开把我请出公司。我整个生活重心的东西顿时消失了,完全不知所措。

在这几个月里,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更觉得令企业界前辈失望了:他们传给我的接力棒,掉了。我找了创办HP的David Packard、创办Intel 的Bob Noyce,跟他们说我把事情搞砸了,甚至想离开硅谷。但我的想法逐渐变了,我发现我仍然爱着曾做过的事业,在苹果的日子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我爱的事。即使人们否定我,可是我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来过。

那时候我不知道,但现在回过头看,苹果开除我却是我人生最好的经历。从头来过的轻松替代了成功的沉重,释放了我,让我自由自在进入这辈子最有创意的年代。

接着的五年,我创办了NeXT,又开了Pixar,也坠入了情网。Pixar 制作世上第一部全计算机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已是全球最成功的动画公司。接着我的人生大转弯,苹果购并了NeXT,我重回了苹果,而NeXT 发展的技术更成为苹果反败为胜的关键。同时间,我也有了幸福的家庭。

我敢打包票,苹果没开除我的话,这些事绝不会发生。这是帖苦药,可是我需要这个苦。人生有时就像掉了块砖头砸到你,但不要失去信心。你得找到你的最爱,工作是如此,爱情也是如此。
第三个故事是死亡。

十七岁时读到的一则格言影响了我:「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终会找到人生的方向。」过去三十三年,每天早上我都会揽镜自问:「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天,那我要做些什么?」当我多天都得到「没事做」的答案,该改变了。
面临重大决策瞬间 用死亡提醒自己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判断重大决定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誉、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全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用死亡提醒自己,是避免陷入害怕失去的欲望陷阱,最好的方法。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什么不顺心而为。

一年前,我被判定得了癌症。早上七点半做断层扫描时,发现胰脏里出现肿瘤,我甚至不知道胰脏是用来做什么的。医生告诉我,几乎确定是不治之症,大概活不过三到六个月了。医生要我回家,好好跟家人相聚,医生面对临终病人总是这样说。这代表你得在几个月内,把将来十年想跟小孩说的话讲完,你真的得说再见了。

我满脑子都是这个判我死刑的诊断。到了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内视镜从喉咙伸进胃再到肠子,还插了根针到胰脏取出肿瘤细胞。打了镇静剂后我不省人事,但是我太太陪着我,看着医生检查。她跟我说,当医生查看癌细胞后喜极而泣,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胰脏癌,可以用外科手术切除。我现在完全康复了。

那是我最靠近死神的一刻,希望也是未来几十年最接近的一次。徘徊死亡关卡后,我更要告诉大家:没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但死亡是我们共同终点,没人逃得过。死,更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是送旧迎新、传承生命的媒介。现在新生代是你们,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年华老去,离开人生的舞台。抱歉形容得这么戏剧化,但这是真的。
生命短暂,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不要被教条所惑,盲从教条等于活在别人的思考;不要让他人的噪音压过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有勇气跟着自己的内心与直觉。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我总是以此期许自己。现在你们毕业了,我也以此期许你们: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非常谢谢大家。
Steve Jobs
出生:1955 年
现职:苹果计算机执行长
学历:波特兰里德大学(Reed College )辍学
经历:1976 年,与Wozniak创办苹果计算机1985 年,离开一手创办的苹果计算机,创办NeXT1986年,创办Pixar1996 年,苹果购并NeXT,Jobs 重返苹果担任顾问1997年,Jobs 重回苹果执行长大位

星期五, 九月 01, 2006

探索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之五:大道通“天”

第三方面:大道通“天”
  世界制造业的趋势是什么?中国制造业该向何处转型?哪里才是中国制造企业未来的利润区域,我们靠什么获得“蛋糕”?


  如何走向制造业的价值链高端,展望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国制造业能否闯出一片天地?
视点:大企业、小企业,哪个更好?
  一种很小但是高度专业化的公司正在崛起,它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完全打乱了现有的商业模式和格局。在中国的江浙地区有很多这样的“匿名冠军”。他们毫无名气,但是在某个领域内却是巨人,有些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全球的50%。
  与此同时,许多大型企业如今正在学习更加机动灵活地进行更小的经营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专业化企业基本上是小公司的集合体,一些对内一些对外。合作伙伴网络则无所不及,从业务流程到代表这些企业进行研发,他们更愿意购买而不是建立创新的部门。他们也许会求助于更小的合作伙伴来提供专业化产品或服务,或深入到更小的但是却有利可图的市场中。而且渐渐地,在针对特定市场或地区推出相应产品和服务方面,他们会仿效小型企业。在这些情况下,更小通常更好。做一个小领域的专业化大企业,还是做一个大的小公司的集合体,这是中国制造业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视点:专业和细分
  专业和细分仍然会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的一个路径。与会者认为,制造业所提供生产的产品能够有传统的中国模式,那种不知道确定自身价值的模式将转向细分市场更为精细化的操作模式,这个操作模式不只是生产本身品质的精细化,还包括市场上的专业化、相关服务的专业化,以及所提供品牌价值的细分化。
  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不要简单地注重体制而忽视消费者的需要;第二,不要注重产出量而忽视产品品质。这是一般的道理,但是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往往会忘掉。
视点:不要逞强
  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显然需要不断改写他的市场地位,所以需要不断创新它的产品和服务模式、管理运营模式。其中关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这个部分,与会者并不认同全部要自主创新的观点,自主创新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只有那些关系到企业最核心的竞争能力上的创新需要企业自主完成,而其他方面的创新,企业应该毫不犹豫地借助现有的力量来实现。
视点:向“服务”转型
  与会者认为,中国的制造业能不能产生新的利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完成向服务业的转型。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化,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有这个思想,有些企业只是增加一些服务的附加值,而对有些企业来说甚至要完全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用更加注重服务当作附加值的方式。在这方面也有典型的例子,比如说沃尔沃是个卡车公司,但它提供物流解决方案,保证多少故障率,减少物流在中途的损失率等等这些东西,包括对客户的仓储、运输的过程如何加以改善,所以这不是简单地在卖一个工具;又比如万科房地产公司是提供一个整体的销售服务,不仅仅只是提供房子。
  制造行业和服务如何结合在一起?不光发展传统服务行业,而是要发展所有的科技产业,把附加值引入服务体系,从而提升产业优势。谈到利润的附加值,如果当产品或者品牌代表一种身份的时候,这就显示出来了,为什么有的品牌的笔记本贵呢?因为它代表身份,拿这个品牌的笔记本出去就代表了高贵的身份,拿着别的品牌笔记本身份就不够。
  对于服务经济而言,品牌的注意点是放在客户的本身,所以研究客户的接触点、客户的身份,客户的体验。企业面对两个圈,一个是产品的圈,在这里研究怎么打造数量、打造质量,另外就是客户的圈,产品注意力集中到客户的注意力上,忠诚客户统统回到厂家共同打造的所有服务体系就形成产业联盟,这不是供应链的联盟,是客户整个生活轨迹所有消费的联盟。
  在增加服务附加值的前提下,这个服务不是简单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比如说生产自行车的厂商可多提供一些自行车的关联服务,这个服务的概念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延伸,即可能整合上下游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OneStopService(一站式服务),虽然企业提供的是一种产品,但是鉴于客户对于便利、快速的需求,可以整合一些关联的服务,比如说买好衣服、送红酒等等,不只是做什么就卖什么,而是把相关联的服务业整合在一个价值链上。这样可以整合服务外包使得为同一个消费群体服务的厂商形成联盟。
  小结:本次沙龙只是GIO在中国一个开篇,研讨的也只是制造行业的问题,我们力求从多个角度、多个行业、多个学科来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所以,在本次沙龙开始之前,《新智囊》与IBM公司一起走访了多个企业和专家,力图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制造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这些调查和沙龙上的讨论,我们将话题归纳为“人”、“地”、“天”三个领域以及一些感觉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最新视点,并将其提炼,以飨读者。
  从制造业来讲,怎么通过服务去创造、去增加企业的价值,这个途径到底是什么?
  因为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够降低商务成本。我们讲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土地价格比较低、这构成的是生产成本。而在工业化中期以后,我们将更多依靠降低商务成本,而商务成本的降低是提高服务和优化服务质量解决的。
  产品经济主导市场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服务经济的崛起。在经历了围绕产品为轴心的市场发展后,大服务经济的姗姗来迟意味着一场席卷全球的浪潮发生,在许多厂商争先恐后地向服务领域转型或扩张的推波助澜下,我们不得不承认以服务为主题的企业革命已经引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经济增长方式要逐步从粗放转向集约,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技术创新的轨道上来,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探索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之四:基础是“地”

第二方面:基础是“地”
  有人形容中国制造业是“三不强”:企业不强、技术不强、产品不强。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什么让我们的制造业如此羸弱?
  中国制造业如何强化核心技术的开发,大力发展自有知识产权,提升品牌竞争力,改变生产方式,降低创新的社会成本,降低污染以及能源的消耗?
  如何能够解决这些随之而来的社会和政策的问题?中国企业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如何能够解决隐私、盗版、知识产权和全球贸易这些问题?
  怎么才能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创新是有风险的,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创新环境的建设,包括政策、法律环境,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生态环境,产品创新就会成为一种奢谈。
  企业创新需要适合的“土壤”,需要内部系统的支撑,同样也需要外部环境的辅助,那么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基础?
视点:忘掉专利、实验室和研发部门
  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的热点话题,随着对过去的一些做法的否定,中国社会和企业界对于创新给予了更高的认识,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一些企业对于创新想得太多,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创新。
  与会者对于企业创新提出简单明了的解释。赵晓认为,中国企业里面有的叫技术革新,其实技术革新也是创新,这些年叫改革开放,改革也是创新,现在换了个词叫创新,并不意味着这是横空出世的,我们创新的过程是早就有了的,特别是现在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也标志着国家在创新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不断升华。
  雅戈尔集团副总裁韩永生认为创新就是制造社会需求。他认为现在稀缺的资源推动着社会进步,而当今稀缺的就是很少的物品,所以就像德鲁克所说的,创新就是创新客户。所以,社会的本质是稀缺,而创新本质是创造稀缺。
  在全球制造业占有一席之地的格兰仕CEO代表朱宇非常同意韩永生的看法。他列举了格兰仕自身的发展实例以证明这个观点。在格兰仕发展的初期,目标就是把微波炉的价格降下来,格兰仕将当时市场上2000多块钱的微波炉中有很多功能都舍去,可以说没有一点技术创新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格兰士把2000多块钱的微波炉降到了200多,使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模式创新,但是这一举动确保了格兰士在中国的地位,也奠定了日后格兰仕微波炉称霸全球的基础。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为峰建议,中国的制造业不要局限在研发投入、专利上,而是更要注重商业模式上的突破。以远大为例,尽管公司拥有全行业最多的专利技术,但是让企业保持领先却是企业在战略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如今,远大已经摆脱了单一制造、销售的模式,而变成一家向客户提供冷和热的企业。正是基于这一点,使得远大中央空调占据了高端的位置,摆脱了竞争对手的纠缠。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柏东海也根据多年调查的实际经验告诫中国制造企业,不要仅仅考虑技术上面的创新,同时不能忽略管理创新,因为没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很难实现。此外,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源投入,这些都需要有效的管理来实现。
视点:单个出击
  中国有没有创新的企业?回答是肯定的,而且不乏这样的企业。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创新方面一直落后?
  与会者认为,由于中国企业在创新上相对独立,导致只有创新的企业,而没有创新的行业。
  徐和谊认为这一问题在汽车行业显得更加突出。他认为不能把企业创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振兴一古脑地全推给主机厂完事。实际上汽车主机厂承担不了这么重的历史责任,这是个大课题,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良性互动,更包括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倾斜。于是这就涉及到了汽车产业结构的问题。
“坦诚地讲,我国一些地区,甚至相当一些地区的汽车产业结构基本上是以汽车主机厂为产业结构这盘棋上的棋子的。这是一种缺乏战略远见的模式。”徐和谊认为,这种产业结构一是形成在市场上自己打自己的无序竞争,二是分散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三是形不成行业创新的大战略思维,更形不成地域性的产业集群。
  零点调查公司总裁袁岳认为,过去把创新定义为在某一个环节中搞独立创新,这基本上是不成立的。因为没有一个链条完全是搞独立创新,袁岳觉得独立创新是不能成立的,只能在小技术中有点成绩,从国家技术体系来说更是不能成立的。
  徐和谊提出一个建议,作为一个地区汽车行业的创新整合,主要要把分散的资源集约成三大平台,即汽车金融平台、产品制造平台、零部件支持平台。而产品的创新、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自主研发形成的自主品牌则贯穿于这三大平台运行之始终。徐和谊认为,单就企业实力来讲,对于一汽、上汽、二汽、北汽这样大型的国内汽车集团企业,在可见的时段内进入世界汽车巨头企业的第二梯队,乃至第一梯队,是可以持乐观态度的。然而能不能造就出中国版的米其林、中国版的江森、中国版的荻原,这些才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而这正是中国汽车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瓶颈问题。
  与会者认为企业间和行业间的协作非常必要,同时认为创新成果的大小跟最终产品的话语权有关。比如说,一个企业的产品是自主品牌,就有一个代表最终用户的发言权,尤其达到一定规模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在这个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就会加大,因为其他的企业要想通过合作获得部分市场。中国的市场空间如果加上最终产品的话语权,将为中国一些企业的创新提供很好的机会。
视点:改变生态圈
  谁是中国制造业创新的代表?海尔、联想、华为?这些企业的确是,但是感觉又不那么突出。原因是什么?
  与会者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创新的领导者和推动者。王以华的观点是任何一个产业链中都应该有一个盟主,由这个盟主去整合产业链,盟主应该是以差异化创造竞争优势,真正为客户创造需求,促使整个社会更和谐。
  随着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积累创新逐渐转变为激进创新。那么,什么才是“足够好”、“能成功”的发明呢?创新的类型不同,面临的风险和回报不同,各大部门投入的时间和财力、对创新成果的衡量也不尽相同。例如,世界最小的计算电路从产品的孕育到成熟共花费了相关人员15年的时间,其中的财力、精力的投入也可想而知。除了鼓励各学科、专业及行业间的密切合作以外,创新也越来越着眼于社会个人的需求和期望,真正做到关注社会。
  王以华认为创新有两种:一类是功利的创新,一类是公益的创新。一个创新者处于产业龙头地位的时候,做真正的公益创新是不容易的,所以,创新是充满冲突的,只有揭开创新本质目的以后才能在各种各样创新活动之间找到平衡,甚至有些创新是具有破坏性的。
  一个领先企业应该考虑是否真正为企业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与会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家、CEO考虑的层面需要再高一点,一方面考虑自己的企业,另一方面考虑整个社会生态,可能这个时候创新才会比较平衡。所以,应该从技术钻研、商业领导以及社会回馈三个高度来看待创新。
  创新具有风险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中国企业的最大的创新风险同样来自于外部,尽管中央已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规划,但是这个政策是否能真正在地方落实还是一个未知数。赵晓认为,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考虑的是在任期内能不能作出政绩,这一点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或者惧怕风险的情绪,结果很可能是要么创新过度,要么碌碌无为。
  此外,对于政策的稳定性也是一个焦点问题。今天国家很强调创新,昨天强调出口,明天强调什么?谁也不知道,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创新的风险。
视点:专利也会遏制创新
  我们都知道专利竞争往往是国际间企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它既是企业的进攻手段,也能从长远的利益出发,阻止竞争对手的攻击。正所谓“产品未动、专利先行”,这已成为跨国公司谙熟的竞争战略。
  在IBM看来,专利的目标就是用来激励更多的创新。然而专利在保护创新的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美国的专利系统、专利的质量日益成为了高科技产业中令人关注的问题。专利已经成为多起诉讼的导火索,而且出现了大量知识产权许可公司。“现在一些公司企图专门申请那些本身就不具备新颖性的技术,他们不打算利用这些技术,而仅仅希望能够通过专利收取许可费。”
  对此,与会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专利质量,只有专利的质量非常高,才能有利于创新、服务于大众,如果专利质量很低的话反而会遏制创新,“专利应当只授予那些真正有创新意识的理念。”
  目前,IBM对知识产权态度上更重要的转折就是不再将其视为纯粹的私人财产,而是呼吁大家将自己的知识产权与外部社区共享。在IBM看来,知识产权人之间进行合作的时代已经到来。IBM认为,知识产权人应该注意怎样在保护知识产权与开放合作之间作出平衡。如果一家企业希望在10年之后保持成功,他就应当加入到开放知识产权的文化之中。
视点:300%的速度从何而来
  制造业仍然是信息化投入最大的产业。据预测,2006年制造行业管理软件投资将仍然位居各行业之首,制造业信息化仍然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点。在全球制造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促使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管理、企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在经历了萌芽、成长阶段后,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正朝着集成化、协同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集成化主要体现在企业资源的集成应用;企业内部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的互连互通;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和服务商的信息集成和业务集成。目前,制造业正在从重点关注产品设计制造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从进行企业内业务集成向跨地区、跨企业、跨国界的全球业务的集成发展。
  协同化是当今制造行业在全球制造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协同化使制造企业在国际化协作和资源配置的环境中,实现制造业产业的协同和企业间的协同,使企业能够优化配置全球制造资源。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服务化是制造行业信息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主要应用对象为中小企业。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采用一对多的服务方式,提供制造行业信息化的应用服务,支持企业的业务过程,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和业务集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和实施模式。
  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诸如计算机、因特网等新兴技术正在以高于以往200%到300%的加速度迅速完成商业成果的转化。与会者、特别是企业的嘉宾认为信息化仍然将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和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

探索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之三:谋事在“人”

第三部分:从“人”、“地”、“天”展望未来
  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现状的分析,与会者认为中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创新之路将主要会遇到三个大方面的挑战。
第一方面:谋事在“人”
“人”将是关系中国制造业未来以及创新的决定因素之一。这里不仅仅包括创新人才,同样也包括劳动力因素,突出的问题包括如何才能建立适当的人才储备?未来的企业竞争根本是人才方面的竞争,中国企业又该如何管理和激励相关人才,以保证企业能持续不断地创新?
  同时与会者认为,对于影响“人”的文化层面也必须加以重视。中国企业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和文化,又该如何管理创新?什么是创新最大的敌人?CEO普遍认为缺少创新文化是最大的障碍,同样,企业创新最困难的部分并不是缺少变化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如何成为不断创新的机构。
视点:当“人口红利”消失,一切都将结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婴儿潮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制造业扩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今“人口红利”已近尾声,中国的制造业如何才能继续辉煌?
  赵晓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每一百位新增劳工中便有三十位来自中国,为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制造出一个极其有利的环境。在今天,每一百位新增劳工中只有十五位来自中国;十年之后仅有五位,三十年后更只有两位来自中国。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中国制造业陷于无人可用的状态。
  在赵晓看来,“人口红利”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制造业扩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婴儿潮,为中国带来了大批富有纪律、廉价的劳动力。这批人在70年代末起进入工作期、生育期、储蓄期、消费期。他们一方面压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拉动内部需求,还制造出40%的储蓄率。
  高储蓄率刺激高投资,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开花、结果,甚至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创造出一个经济奇迹。由于社会构成相对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住房需求比较旺盛、动态;同时老人比较少,社会负担轻,资金更多地投入生产性开发,“中国制造”由此崛起。不过,好日子差不多过完了。上世纪70年代初推出的计划生育以及随后更严苛的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国的人口结构带来滑坡式的断层,势必在未来对经济及社会造成极其深刻的影响。
  尽管中国的总人口高峰预计要到2030年前后才会出现,不过这是建立在惯性增长和寿命延长基础上的。由于营养、卫生以及医疗保健的改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预期稳步上扬,拖后了人口高峰的到来。这意味着老龄人口的大幅增加和劳动人口的相对不足。
  三十年前每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八个劳动力支持,今天只有六个,而三十年后仅有两个劳动人口支持。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以及很快会产生的经济、社会冲击,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纠正人口结构上的扭曲,确非短期内可以奏效的。
  拉动中国工业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充沛的资金和低廉的资本成本。中国的工业化某种程度上受益于储蓄者的补贴。以不良资产的形成概率看,目前中国的贷款利率水平并未完全反映出信贷风险。但是中国的资本项目并不开放,其他投资渠道有限,加上对政府的信任,老百姓的储蓄基本都摆放在银行中。近年来的重型工业化的发展,就是在超低贷款利率下进行的。
  总之,随着劳动人口增长的逆转,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于2015年前后告终。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将劳动人口在高位上多延续几年。内需急增,则可能加速人手短缺的来临。
视点:过剩,还是短缺?
  除了在劳动力方面中国在未来可能将遭遇危机,IBM中国首席技术总裁叶天正指出,中国制造业还可能遭遇人才危机。
  根据IBM2005年全球人才指数的调查报告,中国2004年拥有2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预计2005年科学家和工程师缺口为27万人,2010年为37万人;据IBM提供的模式预测,2005年所需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极有可能达到264万,到2010年达到385万,而与此同时,中国2005年能够提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仅为238万,2010年仅为348万。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才短缺的同时却是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经常听到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个公司收到了2500份简历,却只找到25位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却找不到工作,一位大学毕业生投出了300份简历却很少得到面试的机会。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究竟是人才短缺还是人才过剩?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以华认为,这是人才教育和人才需求之间的冲突造成的。她认为,企业方面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人才不是一个非常封闭的人才,而是比较广泛,适应当前社会技术、环境变革发展变化的复合型知识人才;但是从大学教育方面来看,中国的教育机制相对落后,为什么要有这样复合的人才呢?未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大学并不清楚。这样就造成了企业无可用之人以及大学无用论。
  解决这种困境,同样需要企业和大学等教育机构双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从大学教育来说,学校要有培养复合人才的措施。王以华提出,由于创新往往是在业务的交叉处,或者在各种各样的专业分工的交叉处,所以需要的人才也往往是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人才,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跨领域的研究。
  同时,与会者也大力强调大学需要进行团队方面的培养。在未来,创新会变得更加复杂,也会涵盖更加广阔的层面,单凭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创新的,团队的作用将会凸现。与会者认为,目前中国高校在教育方面相对封闭,各学科之间、各学校之间包括各个学生之间都缺乏合作意识。
  目前,学生的创新精神事实上是让学校的制度枷锁给扼杀住了。赵晓透露,在香港,大学生必须要合作完成一个毕业项目,如果仅仅是依靠个人能力,这个项目就会不及格。
  从企业方面来看,中国企业包括制造企业需要在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上下些气力。针对目前企业对于人才流失的担忧,与会者进行了针对性的讨论。NEC中国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曹来京告诫中国企业,不要因为惧怕人才流失而不敢培养人才。他认为应该以社会责任感看待企业的培训,一方面是从岗位工作的效率来出发,为自己的企业需求出发,同时也为员工自身的成长出发进行培训。即便他走了,我们创立了一种创新的文化,一种协作的文化,一种重视人的文化,这种文化事实上是输出了人才,这是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在NEC提倡的培养观是:企业不能保证一生雇佣你,但要让你一生都能受雇佣。
  在这个方面,来自零点公司的总裁袁岳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和员工面临着非常激烈就业环境,中国的雇员往往能够做到比欧美企业员工更多的工作,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未来中国企业在劳动力和人才短缺方面遇到的困难不会像数字上那么严重。
视点:打开枷锁
  在IBM的CEO调查中,大多数CEO认为创新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内部,尤其是缺乏创新文化。
  传统的观念认为,创新主要是研发部门的活动。与会者认为,要成功而持久地创新,就需要从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创新不是一个部门,而是一种文化”。
  当然,做比说难。有关创造这种文化的最好方式有着很多争论。在这方面,与会者的建议很多,有些人建议调整激励机制和衡量标准来营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会不断地主动摒弃现状甚至尝试失败。还有些人建议放松组织机构的限制,为新的思想打开枷锁。


  叶天正在这方面介绍了IBM的经验:在IBM内部,专门设有一个为创新而办的“智慧园”,所有IBM34万员工都可以在上面自己提交创新想法和实施方案,使好的创意下情上达,使智慧的火花和闪亮的理念变得成熟起来。这个举措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汇集了6000多条合理化建议。
  同样,在IBM研究部门,创新环境更多的着重于给研究者以“自由呼吸的空气”。其全球8大研究实验室通过交换科研人员、虚拟环境合作、创新本地化等策略来通力合作并分享研究成果。另外,IBM公司还设有EBO(EmergingBusinessOpportunity)部门,负责协调冲突、保护创新以及商业机会的发现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与会者认为,一种创新的文化需要CEO首当其冲,对于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可。此外,中国制造企业要追求开放的合作式创新,公司必须寻找机会接近来自全球不同团队不同机构的具有潜在技能、才智和创造力的人。这可能意味着研发管理不再是一个分散的部门,而更像一条供应链,在这条供应链中最好的创意在全球动态交换。与会者甚至认为有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在今后或许并不重要,但是企业里一定要有创新的精神。
视点:谁的责任?
  在IBM做CEO调查的时候也问了一个问题,创新到底是谁的责任?是每个人的责任还是部门经理的责任,还是高层的责任呢?说法不一。
  执行官认为创新这是自己的事情,从经理人的角度说要调动下面的人有创新能力,或者部门经理说自己要有创新方法。总之,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到底应该由谁来管理创新呢?与会者认为,创新不是某个人的责任,既不是CEO、高级经理的,也不是部门领导的,而是整个企业的一种责任。
  一个真正创新的企业应该保持组织内部思想的活跃性,简单明了的创意管理,快速的流程以实现商业价值。创意由组织各个层次产生,每个员工要能够负责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乐于冒险,对于主管来说要容忍冒险,乐于冒险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要在整个机制上鼓励冒险精神。


  还是要对领导人提出一些建议,什么因素使得一些公司比其他公司更有创新力?创新能力能够在日常中激发创新的精神,有了创意之后怎样管理好?高级的领导有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的风格都不错,有一种风格是管理型的,有一种是开放型的,管理型有可能非常的有效,开放型抓到事情就马上做、往前冲。与会者认为,事实上并不是说只有这一种或者只有这一点,其常常是一种混合的状态。企业的领导应该在需要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判断,以摆正自己的角色。
视点:民族精神
  徐和谊建议将创新看成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成就。他认为,创新本身有一种危机感,实际上很多大企业创新是在危机的情况下做的,比如在20年前,家电市场上日本占据全中国,甚至占全世界。中国那时候以成本优势跟日本打得不可开交,在成本这方面日本打不过中国,那时候日本就转向高端产品,又开拓了一片市场,而中国的家电企业却只能还在低端厮杀。为什么?就在于我们缺乏一种民族的创新精神。   与会者建议,不要简单地以单纯的市场成败论英雄,如果是这样的话,创新的精神应该成为民族精神,中国目前缺少的就是这个。是不是中国的国民、政府、企业家多从创新精神层面上进行一些战略思考,少在创新成就层面上进行无谓的炒作?

探索中国制造业升级之路之二:问题在哪儿?出路何在?

  不容否认,中国制造业在目前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与会者认为,要从全球视角和中国国情双重审视中国制造业遇到的挑战。
  创新,全球势在必行
  毕艾伦认为,去年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一书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全球化正在给全世界的企业,包括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全球的角度出发,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世界正在扁平化
  创新自身不断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
  企业需要更快的速度寻求差异化的竞争力
  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迁徙
  根据毕艾伦带来的2006年IBM的全球CEO调查,创新成为众多CEO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因为面对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创新是企业生存并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
  这个调查汇聚的CEO观点主要包括:
  创新势在必行
CEO需要推动转型
  业务模式创新正成为主流
  协作创新至关重要
  创新需要CEO亲自担纲策划
  创新,中国制造变革关键所在
  从中国本土来看,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软肋:这也是中国经济实质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闯过的一个关口。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威胁着中国的持续发展,这促使企业必须在增长方式上进行根本变革。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晓认为,从1980年到2004年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创新国家之一,在这20多年中,中国的GDP增长创造世界纪录。但是这种增长现在遭遇了极大挑战:中国崛起对世界的能源、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赵晓强调,这是中国对全世界的挑战,而不仅仅是中国国内的问题。
  北京现代汽车董事长徐和谊的观点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轿车市场迅速发展。美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世界上的汽车巨头企业加盟到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中。以众多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导的汽车主机厂不断推出新产品,使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更使汽车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一路走低。此外,中国劳动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使我们以前相对先进工业国而言的人工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价格的下调和成本的上扬使企业利润空间急速缩小,迫使企业的经营理念“穷则思变”,创新是必然的选择和惟一的出路。徐和谊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如何由“制造”走向“创造”、由“组装”走向“研发”将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创新的最终目标。
  来自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贾新光更是指出:最近五年,中国汽车工业在评科技进步奖时一等奖一直处于空缺,这让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在取得成绩的背后,令人不寒而栗。
  在中国制造业创新的路径方面,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认为有些企业走入了误区:
  第一,是重硬件的创新,轻视软件的创新。
  第二,重视模块化创新,轻视系统创新。
  第三.重视单个企业的创新,而忽视产业链的创新。
  这种现象导致中国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上不足,没有形成合力,偶尔会有一些亮点,但是后劲不足。
什么让创新变得可能?
  对于创新方法这个问题,与会者提出很多不同的意见,尽管这些意见有的是来自不同行业的立场,有的是面向不同的层面,但是与会者一个重要的共识是,系统性和协作化将是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关键。
  毕艾伦带来了IBM今年提出的创新观,这个创新观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6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是产品与技术的创新。最新技术和具有生命力的产品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是服务上的创新。它关乎企业如何向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第三是对业务流程和运作的创新。这主要指企业如何把业务流程拆分成段加以分析,从而认定哪些是企业的主要业务内容,哪些是可以交给业务合作伙伴或其他专业人员去完成的工作,以及如何促使此类合作经营顺利开展。
  第四是对业务模式的创新。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新观念,根据IBM全球CEO调查报告,业务模式创新是目前大部分CEO的主要议事日程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许多重大的事件和变化,如跨国界的业务经营,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印度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出现。因此,坚持走创新之路、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是政策和社会的创新。对于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从而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从政策上支持创新。IBM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用知识产权促进创新,特别是帮助客户进行创新实践,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社会化的创新就是用自身的优势推动全社会的创新活动,建立优化的科学技术生态系统。
  第六是管理和文化的创新。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术机构,都需要在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本单位的每一位员工对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除了这6个方面之外,与会者一致认为还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可能影响创新的要素:
   人才培养   管理机制   创新文化   社会和政策   知识产权   网络的力量   信息技术   系统与协作   未来企业形态
资料:创新是未来决胜于市场的关键 ??来自中国企业CEO的意见
“运营上的创新对于倚重现金表现的电子行业公司来说尤为重要。虽然我们的收入在财务报告中是正面的,但是我们在现金流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某电子公司的总经理兼董事长
  一家公司在拥有市场稳定的产品和运营提升空间的情况下,只有专注于产品、服务和市场空间的创新,才能实现成长。
??某工业集团总裁
  业务创新所引发的技术整合正越来越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相较于电子邮件和电话,中国的客户似乎更倾向于采用白纸黑字的形式和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但是我们的研发还是紧贴市场的需求从而为我们的客户带来了产品和服务。
??某电信公司CEO

探索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之一:为什么要探索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在中国制造业繁盛的背后也暗藏着危机,如何才能摆脱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GIO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旨在发现跨行业或涉及多种利益的规律或模式,简言之,GIO探讨的是对所有人都有重要意义的创新。GIO落到中国层面上,我们将中国最为突出的制造业问题作为了首场沙龙讨论的话题。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探索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硬币两面的困境,一面是产出增长速度156%的辉煌,一面是销售利润率仅为4.26%的窘迫。
  根据总部设在维也纳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调查报告,在过去十年间,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大的赢家。
  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间,全球的制造业产出提高了34%,由57720亿美元增加到77470亿美元,而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接近全球平均速度的5倍,达到了156%,制造业产出从2424亿美元增长到了6197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占有的份额从4.2%上升到8%。相应地,其制造业产出在全球的排名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
  从一系列数字显示来看,中国制造业无疑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的GDP增长贡献了3700多亿美元,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不过在赞扬了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之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CarlosMagarinos)却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提出了担心,他认为中国已经日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和供应基地,但中国只是一个“制造大国”,还不能说是一个“制造强国”,从中国各地各行业的工业布局和定位,包括高科技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制造业的品牌和附加值等等看,中国的制造业还处在一个加工和低附加值阶段。
  来自IBM中国公司的毕艾伦公布的2006年IBM全球CEO调查同样证实了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的观点,根据这个调查表明,目前中国企业仍然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层面竞争,缺乏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未能涉及高利润的服务领域。
  从2000年到2004年,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所提交到欧洲专利局的专利申请数量从130件提升到了405件,尽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就2004年而言,中国企业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申请仅占总申请量的0.33%。形成对比的是,欧洲国家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在130133件申请中占14%。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是双重困难,要么交纳高额的专利费用,成为单纯的加工制造的工厂,要么就会受到专利的限制而遭到查扣和封杀。
  从制造业的精细化生产和利润来看,中国制造也同样问题重重。2005年,我国工业上下游行业效益差距继续拉大,制造业的销售成本利润率仅为采矿业的十分之一。
  能源、原材料等生产成本的上升,令制造业经营者苦不堪言。由于能源、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居高不下,2005年我国工业制造业利润空间严重受挤,生产经营举步艰难,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30个制造行业合计销售利润率仅为4.26%,销售成本率高达86.33%。
  沙龙与会者认为,所谓“中国制造”产品的低价(知识产权/品牌增值/技术含量)以及生产环节中高污染、高消耗等因素使得我们必须考虑“改变增长方式”。综合中国制造业所处的两面,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制造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遭遇拐点,要么走产业升级的道路,向制造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延伸,要么被成本更低的地区和国家所取代。
  沙龙与会者达成一致的共识,只有创新才是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的唯一路径。
资料:缺乏核心能力
  国产手机高开低走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手机制造业如今已经溃不成军,在“2006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上,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王建章表示,随着国内移动通讯市场增长日趋放缓和外资手机企业加大对中低端市场的拓展,中国自主品牌手机原有的价格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国内品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由2004年的44.5%下降到2005年的40.6%。而外资品牌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在2005年达到59.4%,比2004年增长了3.9个百分点。在出口市场方面,2005年中国手机出口2.28亿部,但在这些出口手机中,国内自主品牌手机仅有1320万部,其余95%的出口产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
  据最新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继续节节下滑,三年来首次跌破40%关口,至36.9%。
  业内专家将国产手机竞争力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自主研发不强,新产品开发不足,特别是在创新方面能力严重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创新。与此同时,也与手机厂商盲目扩产、片面追求短期利润及品牌知名度有关。